因為對於如何保存書籍,以及對於破損的書籍如何修復的主題有興趣,當知道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舉辦圖書維護專題講座~紙質文物的保存觀念與修復工作基礎─個案介紹與討論,就趕快報名參加,而且從這次的講座中,也真的收穫很多。
本次的講師是專門從事文物修復的林煥盛老師,他在日本宇佐美松鶴堂修習文物(文化財)修復,在日本這門工夫,是以傳統師徒傳承的方式來學習,並且要經過10年的訓練,所以他很札實的習得這門技術,之後曾在京都國立博物館、東京國立博物館修護部門任職,目前是林煥盛修復師事務所負責人、臺北文化財保存研究所主任修復師。
在課程中,老師和我們分享了很多他經手的文物修復案件,有公家機構的館藏,也有私人的藏品,皆是記憶著時代文化的珍貴的藏品,由於深知文化保存與傳承的重要性,所以每接手一件案子,他都會以改變最少、現狀回復為主要原則,將時代的痕跡完善的保留下來,而對於以目前技術無法修復的文物,則暫時的修復,留待以後有更新的技術來修復它,這種不執著、適度的放手態度,真的很棒呢,可見他愛惜這些文物之深。
對於文物我了解的不多,只是希望知道書籍的保存與修復方法,但在這堂課中,從老師身上,我學到文化財的重要,不管是畫、書籍、甚至是早期的一張考試卷,只要是記錄著時代軌跡的物品,都有它留存的價值,是我們追溯過往,了解時代的珍貴寶物呢。
全站熱搜